新版诊疗方案发布 关于基孔肯雅热专家研判网!

新版诊疗方案发布 关于基孔肯雅热专家研判

游戏迷

新版诊疗方案发布 关于基孔肯雅热专家研判

2025-08-20 11:32:26 来源:网络

  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在2008年发布的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昨天发布了《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发布


  《诊疗方案》指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诊疗方案》介绍,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本地传播。我国白纹伊蚊分布范围广泛,适合病毒快速传播的蚊媒活跃期长,存在“输入性病例—本地传播流行”模式。2010—2019年,我国发生4起基孔肯雅热境外输入继发本地病例,其中2010年广东东莞、2019年云南瑞丽发生聚集性疫情。2025年7月,广东佛山发生境外输入继发聚集性疫情。



  《诊疗方案》介绍,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包括: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可发生母婴传播。罕见情况下可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传播。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目前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预防主要措施包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应急预案,佛山市人民政府7月29日结合当前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决定启动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其中Ⅲ级响应意味着影响范围较大,但尚未达到全国性或极其严重的程度,通常由省级政府主导应对,要求加强病例监测、资源调配以及公众防护等措施。


  根据佛山市各区的通报,截至7月31日,佛山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6000例。根据此前广东省疾控局的通报,广州、阳江、湛江等超过10个市有确诊病例报告。


  蚊媒传播潜伏期复杂


  较难预判何时达峰


  从佛山首次发现本次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随着疫情的波动,很多人关心,我们如何推测疫情的走向?又能否判断这波疫情什么时候达峰呢?戳视频来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气候变化与健康全球联盟主席刘起勇解答。


  北方出现白纹伊蚊


  但传播风险相对较低


  最近,有些北方省份的网友也发现了黑白花的白纹伊蚊,那么目前这种可以传染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蚊子在我国分布的情况如何?相应的传播风险如何呢?戳视频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使用香囊、艾草等


  无法保证驱蚊效果


  还有不少网友分享了一些土方法来驱蚊,比如在家里用艾草、中草药香囊,或者种植相应的植物,那么这些方法能不能达成驱蚊效果呢?戳视频来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气候变化与健康全球联盟主席刘起勇解答。


  被叮咬后冷敷和外部消毒


  不能阻断病毒感染


  被伊蚊叮咬存在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风险,如果万一被叮咬,有没有什么方法避免感染呢?比如冷敷,或者外部涂抹酒精的方法能阻止感染基孔肯雅热吗?戳视频来听听专家的解答。


  需根据蚊子种类有所区别


  防蚊灭蚊是防控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重要手段,日前,广东各地各出奇招,比如说佛山市禅城区在当地公园投放数千条“灭蚊鱼”。都放了哪些鱼?投放鱼苗能否达到减少蚊虫的目呢?


  最近,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在亚洲艺术公园人工湖部分水域累计投放4200尾鱼苗,其中鲢鱼4000尾、拉利毛足鲈200尾。通过鱼苗在水中食用蚊卵和幼虫来达到降低蚊子密度的作用。


  同时,专家提示,针对不同蚊子种类的生物防治手段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气候变化与健康全球联盟主席 刘起勇:释放鱼类来控制蚊虫,这是属于生物防治,是比较生态环保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要提倡的。当然针对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它的贡献是有限的,因为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它的生态习性非常独特,喜欢孳生在小型水体。那显然很多的这种小型积水它是不适合释放鱼类的,针对不同的疾病肯定是有所区别。


责任编辑:陈建瑞 SN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