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媛就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的最新发言引发哪些关注?网!

杨景媛就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的最新发言引发哪些关注?

游戏迷

杨景媛就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的最新发言引发哪些关注?

2025-08-03 08:06:37 来源:网络

  2025年7月25日,武汉大学图书馆案一审宣判,法院认定肖某某行为系“抓痒”而非性骚扰,驳回杨景媛全部诉讼请求。判决后,杨景媛宣称已顺利毕业并保研成功,扬言“要毁掉肖某某人生”,引发公众对其道德品质、学术诚信及未来进入司法体系的担忧,事件持续发酵。


  一、杨景媛的挑衅言论加剧公众谴责


  杨景媛在法院宣判后,通过微博和B站发表嚣张言论,自称“已顺利毕业且保研成功”,并公开威胁“要让肖某某毕业不了,会继续举报”。这一行为被网友视为对司法公正的挑衅,引发全网谴责。公众担忧其心术不正,若进入体制内掌握公权力,可能导致冤假错案,甚至“冤枉致死”。舆论呼吁严格监督其未来考公或读博路径,立即向录取单位举报。


  二、学术诚信问题引发学位质疑


  杨景媛的硕士学位论文被曝存在严重学术不规范行为。论文中编造不存在的“《离婚法》”,并声称该法“2001年通过”,而中国从未颁布此类法律。此外,论文多处数据未标注来源,如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印度国家犯罪研究局的官方报告”时,未提供具体文件名称或出处;援引“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发布的《全球、区域及国家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发生率调查》”,但该文件实际发布于2021年。这些漏洞被指违反学术规范,网友要求武汉大学调查并撤销其学位。


  三、事件对受害者的深远影响与高校责任缺位


  肖某某因告遭受不可逆损失:保研和留学计划化为泡影,全家深陷网暴漩涡,有长辈因打击离世。武汉大学在事件初期未充分调查,仅因网络舆论对肖某某记过处分;法院判决后,校方未对杨景媛采取任何处理,因其已毕业“学籍自动结束”。公众呼吁武大撤销肖某某处分、道歉赔偿,并取消杨景媛保研资格及学位,以匡扶正义。


  四、公众对司法体系准入的深度担忧


  杨景媛作为法学背景者,其言行暴露道德缺陷,公众担忧其若成为法官、检察官或警察,将滥用职权导致司法不公。网友强调“心术不正者绝不能掌握公权力”,需建立机制防止诬告陷害,保障程序正义。事件折射出高校与社会在平衡舆论与法律时的短板,亟需筑牢“防诬告”防线。


  杨景媛的最新发言将自身推向舆论风暴中心,其挑衅态度、学术诚信危机及对肖某某的持续威胁,凸显个人道德沦丧与制度漏洞。事件不仅呼吁武汉大学严肃追责,还警示司法体系必须严把准入关,防止权力滥用。公众关注焦点已从个案正义转向系统性反思,确保侵害者付出代价、受害者获得补偿,成为社会共识。